技术 - 呼叫中心 - WFM技术频道

呼叫中心管理的重大漏洞

2007-06-15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3892


 

许乃威 2007/06/15

  这一期要写一个耸动的题目,就是呼叫中心目前普遍存在的管理大漏洞。
  定义一个成功的呼叫中心,有很多种定义方式,我选用了其中一个很普遍的定义:


  我接着想要细分客户服务这一个KPI维度:

  我打算要针对服务质量监控这一项KPI子维度再进行细分,但我打算直接跳过中间的一环一环过程,直接跳到对于质检员考核的这一个小项,因为很少呼叫中心会思考质检员也是需要质检来考核的,也就是我打算定义对质检员作质检的KPI指标:

  从上面细分表中,可以看出,呼叫中心管理上的第二大漏洞,是对于质检人员选取录音档来评分时,抽样的公平性这一点,也是缺乏KPI指标的管理!

  这一个管理漏洞,可能比第一个班务好坏还要严重,因为这牵涉到了座席员的工资,任何牵涉到座席员工资的事情,影响都会很大。

  大部分呼叫中心都是把接听电话总通数跟座席员工资绑在一起,这就直接造成座席员拼命接电话,也间接会想要长话短说,不想在一通电话上耗太长时间。这种心情,就很容易造成服务质量下降,呼叫中心管理者对抗的办法,就是利用质检来检查服务质量,阻吓座席员以低质量的服务来冲高电话量的作法。

  但这作法必须在一个前提下才能成立,就是质检本身必须是公平的,如果不公平,座席员反而会有更负面的想法,认为自己服务在怎么做好也没有用,不如还是多抢几通电话还比较实在些。

  质检要公平,对质检员的质检工作,就要做好监控,防止质检员有任何偏差的行为发生,例如故意偏袒或修理某个座席员。

  但如果呼叫中心没有定义抽样公平性这个KPI指标时,质检员就有了天大的机会,可以在人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做出概率上称为[有偏见的抽样]。

  怎么做?

  笔者曾经在一次内训时,跟在场50多位质检员说,大家可以开一个研讨会,跟老师讲讲,你们怎么修理一个看不顺眼的座席员,但你们老板们却找不出你到底钻了什么缝子吗?

  全场大笑,一句话不肯讲。

  这一期的决策与抉择,就要问问大家,大家知道有什么办法吗?

  怎么修理一个看不顺眼的座席员,但老板们却找不出到底钻了什么缝子?

  当时在全场的笑声中,笔者偷偷听到底下有人说了一句:

  还不简单,专门挑这座席员比较长的电话不就好了!

  笔者倒吸一口气。是啊,好简单的办法,就可以让一个座席员的质检分数很[自然]的变得很差,而质检主管、这座席员的班组长都没有任何话说。

  比较长的电话,客户一般是给了难题,座席员很难做出很好、不犯错的服务。

  只要利用抽样时的不公平,就可以做出表面上完美的质检考核,其实骨子里完全不公平。

  如果挑选录音档的工作,是由质检员自己来做,等于把抽样的公平性这重大的管理漏洞,开放给质检员的良心来决定。

  很多呼叫中心会使用复核的方式,由质检的质检(就是上一层主管)来复核质检员打分的公平性,却忽略了质检员不必在打分时有偏心,只要在抽样的时候,使用『有偏见的抽样』这一个技巧,就很容易造成座席员分数的巨大差别。

  而这一项巨大的管理漏洞,在中国呼叫中心普遍的存在,而且行之多年。

  这一期的决策与抉择,还是提供200元的稿酬,希望大家提供有什么好办法,质检员可以修理一个看不顺眼的座席员,但老板们却找不出到底钻了什么缝子。

  这一期特别拿出重赏,如果有读者可以提供其它呼叫中心的管理漏洞,对主管在管理上有特别管理价值的,笔者提供500元的稿酬,特别表示尊敬和感激。

  笔者下一期还会提到座席员怎么利用CTI软件在派话时的重大漏洞,让自己不必接电话,主管却没有话可说。

  呼叫中心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只要有人存在,就有人钻漏洞,但这对主管而言,也是管理上的一大乐趣和挑战,不是吗?

 

关于作者:许乃威 呼叫中心资深顾问 email: will_hsu@126.com

作者供稿 CTI论坛编辑

 

相关阅读: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