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话发展的历史来看,在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是由唯一的电话运营公司来提供本地电话业务。然而,近些年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一部分国家正将竞争机制引入到本地电信业务中,使通信运营公司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他们要保留自己已拥有的用户,巩固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又要吸引新的用户来使用他们提供的先进业务。业务提供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当用户改变了他的所在地点时,他的电话业务必须由新的本地电话运营公司提供,但他们都不愿改变原有的电话号码。这是在本地电话业务市场中引入竞争的最大障碍,因此,号码携带业务现在已成为电信业中的热门话题。ITU-T第二研究组已将号码携带业务作为1997~2000年研究期内的研究课题之一,以期在本研究期内解决实现号码携带业务的一系列问题。在美国,根据联邦通信委员会的规划,于1997~1998年开始提供号码携带业务。在欧洲,根据欧盟关于编号政策的绿皮书,对于本地环路中的号码携带将在1998~2003年间实现。
一、号码携带业务的一般概念
号码携带业务(Number Portability)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即业务提供者携带(Service Provider Portability)、位置携带(Location Portability)和业务携带(Service Portability)。
(1)业务提供者携带是指当用户从一个业务提供者改变到另外一个业务提供者时,用户可保留原有电话号码。
(2)位置携带是指允许用户在从一个永久物理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时保留原有电话号码。
(3)业务携带是当用户从一种业务更换到另一种业务(例如,从普通电话业务到综合业务数字网业务)时保留业务原有电话号码。
由于号码携带业务还涉及到解决国内和国际编号计划分配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国家提供跨地区的号码携带业务,而仅限于本地开展,因此又称本地号码携带业务(Local Number Portability)。
实现号码携带业务,电话用户和电话运营公司双方都可以获得极大的利益。对于电话用户来说,可以在考虑价格、服务质量和其它因素之后自由地选择业务提供者,并且不会受到使用一个新号码而造成的费用和不方便等问题的困扰。对于运营者来说,用自身的服务来争取更多电话用户的障碍不存在了,可以在市场份额的竞争中发掘更大的发展潜力。
二、号码推带业务的实现方案
1、临时方案
临时方案是在业务开办初期用户数量相对较少的情况下,为节约经济成本,利用呼叫转移或远程呼叫转移的方法来实现号码携带业务。临时方案是很容易实现的,至少可以提供号码携带业务的部分功能。
但是,由于使用远程呼叫转移时每个被叫用户实际都利用了两个电话号码,由此有可能引起时延、呼叫阻塞等传输方面的一些问题。而且,号码携带业务的临时方案在固定网和移动网之间是无法实现的,也无法实现如虚拟专用网(VPN)和Centrex这样的商用业务。
利用数据译码进行路由重选呼叫是由英国提出的一个比较好的临时方案,因为通过数据译码就可以直接发传送号码。当呼叫到达始发交换局时,在交换机内部给被叫号码上增加6个数字的前缀(5xxxxx),这个带有前缀的号码是唯一识别被叫号码现在所在交换局的代码。根据交换机提供的路由信息,可将呼叫重新选通到号码现在所在的交换局(xxxxx)。因为交换机内部的交换能力非常有限,又不具有信令透明性,所以这种在原有电话号码上插入前缀的呼叫转移只是暂时的办法。
2、长期方案
长期方案是可以利用基于交换机的数据进行路由重选,或利用在不同运营网络上基于智能网的数据进行躜上重选呼叫,最终将全部利用智能网来实现号码携带业务的解决方案。
利用智能网实现号码携带有两个基本方案。一个是在一个单独的运营网络中通过智能网实现号码携带,这个方案需要建立一个高性能的平台,在此平台上处理非常大的查询话务量。另一个是在业务控制点上建立一个全国的路由数据库,使所有的运营公司都可以接入此数据库,用以确定每个呼叫的路由。尽管这个方案在概念上看似简单,而且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但它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组织、财政、竞争和安全的重要问题,还要面对与计算技术的需求和必要协议的开发有关的技术上的挑战。
以下是号码携带业务长期方案的两个典型的解决方案:
(1)通信公司携带码方案(Carrier Portability Code)
这个方案是由MCI metro,DSC Communications,Nortel Telecom,Siemens Stromberg-Carlson和Tamdem Computer等公司提议的。它利用3位数字的通信公司携带码来识别呼叫终端的通信公司,并且允许用户从他们选择的业务提供者那里直接接收呼叫。通信公司携带码解决方案借助可以在高级智能网(AIN,Advanced Intelligent Network)或智能网平台上实现的软件,将被叫电话号码传送到业务控制点上的本地号码携带数据库;在这个数据库中,以通信公司携带码替代了被叫号码的区域码,通信公司携带码与用户的目录号码一起保存在其中,并且利用通信公司携带码可以通知始发交换机由哪一个通信公司接收呼叫,然后将呼叫传送给该通信公司。
说明了当通信公司携带码解决方案用于提供本地号码推带时通过网络的呼叫流程,当呼叫从始发端到一个已经改变了业务提供者的用户时,始发交换机向本地号码携带数据库发出一个事务处理能力应用部分的查询信息,以检索用户的通信公司携带码。本地号码携带数据库以通信公司携带码加上用户最后7位目录号码作出响应。然后利用以通信公司携带码和被拨叫办公室编码为基础的现有6位数字转换来发送呼叫。
(2)位置选路号码方案(Location Routing Number)
该方案是由Ameritech公司和贝尔通信研究所共同开发的。利用位置选路号码方案,当一个本地呼叫进入始发交换机时,始发交换机会发出一个查询信息,经由七号信令系统到达位于号友携带管理中心的本地号码携带数据库进行查询。在此数据库中,每个本地电话号码都被分配给一个识别所在交换机的选路地址。号码携带管理吣数据库将这个选路地址信息返回到始发交换机,从而完成了整个呼叫查询过程。由于所有的呼叫都要送到号码携带管理中心数据库来查询,因此会造成约为0.2~0.3s的时延,但用户不会感觉到。
三、国外号码携带业务规划和发展状况
1、美国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于1996年对1934年的电信法进行了修订,提出了有关号码携带业务发展的规划和对号码携带业务的具体要求。根据这些要求,任何长期呈码携带业务都要符合联邦通信委员会制定的以下运营标准。
(1)支持现有网络业务、特征和性能;
(2)有效利用号码资源;
(3)不需要终端用户改变他们的电话号码;
(4)不需要电信运营公司为了将呼叫发送到适当的终端点而依靠由其它电信公司提供的数据库、
其它网络设施和业务;
(5)当业务实现时,不会导致不合理的业务质量或网络可靠性的下降;
(6)当用户改变通信公司时,不会导致业务质量或网络可靠的下降;
(7)不会导致任何通信公司拥有垄断利润;
(8)将来能够容纳其它各种增值业务的可携带业务。
联邦通信委员会规定,1997年10月1日之前所有的本地通信公司都要落实对长期号码携带业务的阶段性部署,而且大智若愚期方案实现之前,所有本地通信公司必须提供现有可利用的号码携带业务,比如 远地呼叫转移(Remote Call Forwarding)和直接拨入(DDI)等。除市话之外,联邦通信委员会还将要求蜂窝、工带个人通信系统和某些专用无线移动业务(SMR,Specialized Mobile Radio)的提供者在1998年12月31日之前具备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号码携带业务的能力 。
根据联邦通信委员会的规定,实施第一阶段本地与码携带业务的有亚特兰大、芝加哥、休斯顿、洛杉矶、明尼阿波利斯、纽约和费城等7市。该计划由1997年10月1日起,到1998年3月31日止。第二阶段将覆盖16个以上地区,计划由1998年1月1日起,到1998年5月15日守成。1998年的二至四季度还将继续增加其它城市,1998年底达到100个城市。
无线运营者将于1999年6月30日之前在同样的100个地区提供本地号码携带业务。由于大多数无线运营公司没有部署智能网基础设施,联邦通信委员会又要求无线号码携带解决方案必须支持全国漫游,因此运营者正在寻求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
2、英国
早在1994年1月,Oftel任务组就已开始对号码携带进和开发和测试,他们利用北方电讯公司的DMS100交换机平台,通过号码翻译(数据译码)和路由重选实现号码携带。1995年,商用号码携带业务即被推出。
在过去的几年里,英国电信(BT)和其它电信公司一直在为实施号码携带进行长期的磋商。1995年11月,英国的垄断与合并委员会(MMC,Monopolies and Mergers Commission)向电信总局局长提交了一份有关号码携带业务的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是:
(1)网络拥有者负责承担网络的升级费用;
(2)每条线路的安装费将由呼叫终端的运营公司支付;
(3)额外的传输费用应由各运营公司分摊。
1996年5月,Nynex公司正式向公众推出了号码携带业务。资费标准为每条住宅线路为19.99英磅(合29.99美元),每条商用线路为40英磅(合60美元)。
四、结语
无论号码携带业务最终采用何种实现途径,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可以处理大容量事务的容错系统支持号码推带业务。最初,关于呼由信息的查询是量会很低,但随着竞争的增加,所有话务量最终都将以路由信息查询的方式出现。因此业务控制点的构成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如果查询量超过业务控制点的容量极限,业务控制点就不能正常处理来话路由信息,这会导致网络中断。因此,容错性和可扩展性将是号码携带业务数据库很重要的系统要求。另外,还有其它一些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数据库的所有权、业务控制点的所有权、业务管理系统招兵买马有权和管理权以及网络互连的计费问题。
号码携带业务的最终解决方案应避免制定新技术标准。因为即便是利用现有的信令协议和数据库设计,对呼叫的处理已经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了。如果再制定新的技术标准,将会产生大量的临时解决方案,这无疑会给实现号码携带业务造成混乱的局面。
竞争是世界电信市场发展中不可逆转的趋势,号码携带业务正是将竞争引入到本地电信业务中一个难得的方式。它将改变原有垄断电信运营公司的优势,并给予新的运营者一个参与竞争的良机。因此,在解决了上述一系列问题之后,提供号码携带业务将会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