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风险人员筛查,往往是几千人的“大单”,因为工作的复杂性,一旦启动,就需要大量人力一一核实这些密接、次密接、重点人群的身份信息,身体健康状况,调查跟踪行动轨迹并确认隔离是否到位等,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些潜在的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杭州上城区四季青街道的社区工作人员,每天要打几百个电话,才能完成社区防疫任务。“一天工作开始后,手机仿佛是涂上了胶水,再也拿不下来。”但最近,即使是收到日3000通的任务,他们也只需要几分钟,验收智能防疫助手的成效即可。
原来,他们使用了远传科技推出的“智能防疫助手”,敏捷高效地解决了人员常态化防疫工作,帮助社区将宝贵人力用到刀刃上,实现基层减负增效。
1 解密·防疫工作现状
风险人员筛查-最基础最耗时
在疫情防控的各个环节中,人员排查至关重要。排查工作有助于切断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当前国内人口流动频繁,以杭州某街道为例,疫情爆发时,经常需要一小时内对超过2000人完成筛查,需要超过40名社区工作人员高强度工作。且疫情反复,资源难以有效调配。
社区工作人员-高负荷运转
“战时”管控等任务高负荷运转,高峰期单日过万的人员风险筛查工作量。在疫情管控的同时需要开展核酸检测通知、疫苗接种通知、健康码申诉受理等工作。
疫情信息动态变化,管控工作落实细节需要动态调整,在高负荷工作下容易产生纰漏,造成疫情防范、负面舆情等风险。
管理决策人员-形势掌控滞后
由于防疫安排涉及大量现场工作,占据基层几乎所有白天的工作时间,导致流调结果反馈往往需要晚上处理,导致区域防疫形势掌控存在滞后。
各街道,各社区防疫形势、人力资源、工作条件不一,传统的战力调度方式难以落实。
2 分忧·智能防疫助手
服务场景:多场景贴心服务
//人员筛查
筛查人员是否去过中高风险区成为社区工作人员的核心工作之一。远传智能防疫助手可以全天候自动拨打相关人员电话,并根据通话内容自动记录、统计相关信息。并根据防疫政策通知对应的管控措施,同时将确认信息同步给工作人员。
//核酸检测、疫苗接种通知和预约
当前核酸检测、疫苗接种仍是防疫最有效的手段,通过远传智能防疫机器人只需要简单配置就可以上线使用,完成疫苗接种通知及接种日期预约,快速覆盖对应人员。
//隔离人员巡访
对于存在风险的隔离人员,定期巡访成为了防疫工作者的一大难题,上门巡访费时费力同时也有潜在的感染风险,通过外呼机器人可定期巡访隔离人员,统计相关信息。
//社区服务助手
特殊时期社区人员人手不足且需要奔波在外,需要安排专人负责接听人力成本较高。远传防疫入呼机器人7*24小时随时待命,只需提前配置流程话术、相关高频问题即可快速上线,如遇到无法解答或其他特殊问题时再转接人工处理。
方案特色:敏捷高效、人性化服务
//上线快
采用简单灵活地托拉拽式流程画布,简单配置即可快速上线。轻松操作易上手,只需要简单调整就能变更话术和场景,即时生效。
//效率高
以往人工需要要4-5小时完成的信息排查工作,通过远传防疫机器人在5分钟内就能完成,效率提高了60倍,大大减轻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服务优
在语音合成、语速、语调等方面都尽量人性化;在话术和对话流的设计上,尽量采用“是/否”的方式来形成对话流,涉及到需要回答具体问题的部分,也尽量引导被访者提供区、街道等选项方式,让整个过程尽量简单,让被访者顺畅地将信息提供出来。
核心能力:减负增效
//降低工作负荷
常规的信息确认交由智能防疫助手执行,人工用于处理机器人未明确收集到的,其他复杂或更高价值的问题。预计可降低60%的筛查工作量。帮助社区将宝贵人力用到刀刃上,实现基层减负增效。
//锚定主体目标
社区工作人员可从简单机械的工作中解放,同时使防疫期间的工作内容转为居民服务为主,与日常社区工作目标一致性更强。
//实时获取数据
防疫助手第一时间进行全量数据筛查,快速反馈当前整体防疫形势。
//提升政府形象
人工智能解放基层工作压力的同时,提升防疫期间的人文关怀工作质量,提升政府防疫综合形象。
3 出战●助力疫情防控
在这场战“疫”中,远传科技积极配合、快速响应,成立专门智能防疫机器人服务支撑团队,积极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力量助力疫情防控。
从2020年1月30日开始至今,支撑防疫项目共计30个,累计呼叫4380万人,触达2290万人。在最近的杭州四季青街道疫情防控工作中,智能防疫助手自2022年4月1日至2022年4月12日试运行期间,在疫苗接种筛查和核酸检测通知两大当前重点业务场景,共执行10886通电话,有效触达占总触达90.6%,累计承载约7707分钟的工作当量,相当于16个工作人员一整天的工作量。
有效的信息触达及信息采集,助力社区及企业落实调研人员近期行踪、摸排人员往来,加强重点人员健康监测和跟踪保障,宣传政策法规等事宜。
远传科技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为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不遗余力,为繁荣五一撑起防疫穹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