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和强 周华峰 2007/07/17
呼叫中心发展历史传统的呼叫中心沟通从呼叫处理上分为两种构架,我们可以在这里取名为:独立IVR构架的呼叫中心与智能网方式的呼叫中心。
独立IVR架构的呼叫中心是基于传统排队机和IVR之间关系的一种构架,排队机只是将话务转到IVR上,IVR放音、收号、录音传真等媒体操作都是使用自己独立的资源对立进行。这种构架的ACD与IVR的连接是采用中继连接,有标准的接口规范;IVR使用板卡加工控机方式实现。独立IVR构架的呼叫中心广泛应用于企业的呼叫中心系统。

智能网方式的呼叫中心,借助智能网的特点,将IVR流程的控制集中,系统资源使用排队机内部媒体资源或者独立的IP媒体资源,话路接续时ACD是在IVR控制下完成的。智能网方式的呼叫中心广泛应用于电信运营商的呼叫中心系统。
根据这两种类型,业界也发展了两种分布式IP呼叫中心:IPCC与NGCC。
IPCC是基于VoIP技术的,采用H.323协议增加IP网关,将传统的TDM转换为H.323协议的IP流进行呼叫处理,采用IP座席与IPIVR设备进行分布式的部署,但是,IPCC呼叫中心也有明显的缺陷,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 IPCC无论是IPenbale(宽窄带一体化),还是IPBased,都是由传统呼叫中心变化接入方式而来的,其体系结构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 IPCC两种方式的体系结构均无法与NGN网络实现无缝融合。
- 不能实现多媒体接入的统一。虽然也可以接入,但均是采用修补的方式完成。比如实现多种媒体的接入,虽然IPCC也能实现,却无法实现对其他媒体如E-mail、短信、视频等的一致化编程,如不能像SCE那样以图形化的方式灵活地对这些接入手段进行编程控制。
NGCC产品遵循OSA/Parlay体系结构如图所示。
NGCC系统运行以Soft Switch为基础,基于包交换技术,话路的接入通过SoftSwitch汇接到NGCC系统,其他的接入方式则通过相关的服务器(如短消息、即时消息服务器等)汇接到NGCC系统;同时,NGCC也可通过上述接入手段将信息主动反馈给用户,形成双向沟通的渠道,实现呼叫中心系统的被动服务和主动服务两个功能。
呼叫中心通过MS(Media Server)设备完成放音、收号、语音合成、语音识别等操作(语音合成及语音识别功能需叠加TTS/ASR服务器支持)。
在呼叫中心领域,为满足各界对呼叫中心新的需求,中兴通讯首先提出面向3G的呼叫中心理念,并率先推出符合这一理念的产品——第五代呼叫中心NGCC。中兴通讯Anyservice-NGCC呼叫中心目前已在国内外得到了成功的商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