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呼叫中心 > 文摘 > 传统银行的数字化机遇

传统银行的数字化机遇

2014-08-28 09:16:50   作者:   来源:FT中文网   评论:0  点击:


  他说,语音生物识别和网点提供WiFi这类创新“很难说在撼动世界”。

  不过,英国和世界各地的银行都预计未来几年将发生巨大变化。他们预期涌现大发展的领域将包括非接触支付(随着腕带、手表等穿戴式支付设备得到改进)和安全(随着各银行采用生物识别技术对客户进行即时扫描)。

  分析人士表示,银行从数字化转换中获益良多,尤其是自动化服务能大幅节省成本。

  安永英国的银行和资本市场负责人奥马尔·阿里(OmarAli)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监管更加严厉,合规成本也随之上涨,直接后果就是必须应对传统提供商的成本基础。”

  此外,更好地获取客户数据意味着,银行应当能以更高效率和更有效的方式开展销售。

  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银行正面临来自P2P贷款和谷歌、Facebook等其它行业竞争对手越来越大的威胁,这些高科技企业近期在打入支付和移动货币领域。

  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师奥利维亚·别尔达克(OliwiaBerdak)说:“许多零售金融公司尚未把握住数字革命的全部潜力。”

  高科技公司能令银行的创新尝试相形见绌。别尔达克表示,谷歌等公司“利用数字技术提供更好或全新的方式来满足客户需要,往往绕过监管,并在此过程中重新定义相关行业。”

  不过,她和各大银行业内人士都对谷歌推出完整版银行的想法表示怀疑,鉴于成本、监管要求和谷歌来自金融服务业客户的广告收入。

  对银行来说,也许更大的挑战在于想出如何既能利用客户数据,又能不侵犯隐私,令客户不安。

  银行认为,客户一般乐于使用更省时的技术,如生物特征识别或非接触式支付,以及有助于减少欺诈的技术。但他们担心,实时跟踪客户智能手机这类更具侵入性的操作会招致反弹。

  苏格兰皇家银行IT部门负责人西蒙·麦克纳马拉(SimonMcNamara)说:“我们不能想当然地以为客户想与我们分享自己的私生活细节。”

  巴克莱也承认尚未想出激励机制,使客户有理由允许银行实时访问他们的行踪。

  富国银行批发服务部门主管史蒂夫·埃利斯(SteveEllis)表示,银行必须寻求客户许可才能使用所持的客户数据。“‘老大哥’影响在这块儿会有点吓人。”他说,“你从一部手机所获得的信息量之多,绝对能令人不安。”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