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863类人智能项目”首席专家,胡郁表示,获得“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对他来说,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鞭策,“现在,国家对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使得科技工作者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更宽了。面向未来,我们必须在掌握科学态度和创新方法基础上开展研究,用更多产品和服务,赋能人们的美好生活。”

胡郁获得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摸着石头过河,交出精彩成绩单
1997年以来,胡郁一直从事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究,立志要将中文语音技术掌握在中国人的手上,致力于让机器“能理解会思考”。借助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他和团队克服诸多困难,在语音数据收集、关键技术研发方面持续深耕,并迎来相关技术的连续突破。2015年语音识别技术首次超过人类速记员、语音合成技术在国际权威比赛中夺得14连冠、人工智能翻译系统全球首次通过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等,都是胡郁和团队20多年间不断交出精彩的“成绩单”。
“20世纪90年代,人工智能语言在国内鲜被关注,我们是向西方学习。进入21世纪,我们慢慢掌握了研究方法,并且接近甚至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胡郁感慨道,“以前我们是摸着别人的石头过河,现在要摸着自己的石头过河。”
连通“最后一公里”,用科技赋能生活生产
经过多年的探索,胡郁找到了打通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一次次把最新的科技成果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胡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顶天立地是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要求,要一丝不苟地把技术持续地往前追赶,并且能够结合市场需求,不断地找到结合点。这对我们而言,相当于是科学家和企业家相结合的要求。”
近年来,全球人工智能热潮兴起,胡郁和团队坚持顶天立地战略,在国内牵头建立的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持续为创业者和开发者提供具有全球先进的人工智能能力,让所有创业者零成本、低门槛进行创新创业。
截至2020年11月30日,开发者总量超过169.1万,累计总终端用户数超过30.2亿,总应用数超过96.8万,围绕科大讯飞建立的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中国声谷”入驻企业超过200家,已形成了覆盖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基础平台、物联网、智能硬件等完整产业链,在移动互联网、教育、智能客服、智能家居、智慧医疗等行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国家有难,为社会守住烟火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给生活、经济带来重创。作为科技工作者,胡郁觉得自己必须做些什么。
基于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技术,胡郁带领团队开发的“智医助理”“新冠肺炎影像辅助诊断平台”“停课不停学”标准解决方案等多个产品大显身手。其中,“智医助理”通过对基层病历进行专题分析,筛选有潜在风险的人群;新冠肺炎影像辅助诊断系统快速部署落地应用,并通过数据迭代与算法优化保证系统每日升级,为疫情防控提供了科技力量;而“停课不停学”解决方案,则先后向湖北、安徽等21个省份6500余所中小学提供人工智能教育产品和服务,累计服务师生超过1500万人次。

人工智能方兴未艾,正如胡郁所言,“我们要不断加强研发,提升我国人工智能的技术水平,与全行业一起努力,让更多新技术不断涌现,用更多产品和服务赋能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