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能力坎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高新技术的更新换代,最近几年来服务外包的营运模式、风险分布与管理系统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因此像Gartner这类的咨询公司每年都发布最新的外包趋势。在目前的外包市场,行业解决方案与行业实施经验被放在了绝对重要的地位,而原来强调的单独的技术能力与分散的应用经验,越来越不受重视了。
在日益平面化的国际外包市场,中国外包企业必须追随国际趋势,为国内外客户提供最具性价比的行业解决方案,并为外包买家提供更具回报率的行业过程与技术经验。如果不在核心能力上具有最新的、可靠的解决方案,中国外包就会被市场淘汰。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真实现状。
企业管理能力坎
如果说拿中国外包企业与国际外包企业相比会有不可避免的误差,那我们就在国内的外包企业中横向比较一下。例如华为成立于1988年,联想成立于1984年,而外包第一家企业东软集团,成立于1990年,基本上诞生于同一时期。但现在来看,华为已是年营业额324亿美金,员工数量十五万,与诺西、爱立信平起平坐的全球领先企业;联想也是年营业额297亿美金,员工数量四万八千,与惠普、戴尔平起平坐的全球领先企业。而东软集团最新的数据是营业额为八亿美金,职工一万七千。由此来看,差别不能不说是明显。又如中国外包的两大领军企业海辉软件与文思创新合并,对等合并后在员工人数上超过东软,创造出中国外包第一大企业。但在营业额上,才有区区5亿美金左右,仍然低于东软的8亿美金,仍旧算不上中国外包第一企业;中国外包的另外一个现状就是严重的分散化,服务外包前十位的企业的年营业额之和没有超过整个产业的10%,而在印度,这个比例是64%。 可见其中差距巨大。
这些事实表明无论中国外包产业还是外包企业在发展战略、竞争能力与国际营销效率上相对于中国别的优秀行业与优秀企业,也有巨大差距的,并且还有拉大的趋势,值得重视。
综合来看上述六个坎,重要性,时序性,对于城市和企业都是有差别的。如何过坎,过的秩序,是考验中国外包决策人的智慧与胆量最好时机。
作者简介
Stephan Sunn: 任职于一全球领先的技术研究与咨询公司,负责亚太区的CIO,服务外包与企业IT战略的市场推广。之前服务于中美两国知名技术企业与电子商务创业公司,从事商务咨询,市场研究,产品研发等工作,具有丰富商业应用与技术创新经验。
Kanth Krishnan:美国硅谷系列新兴公司的创始人,也是硅谷活跃的技术市场代言人。目前任职于一供应链解决方案公司, 负责企业的创新方案,市场开拓与应用开发。是供应链,IT构造,应用方案流程,软件外包领域上的高级专家。
Craig Sherter:任职于一家全球领先的技术研究与咨询公司,负责全球服务外包,企业IT战略,CIO咨询的市场营销。之前服务于美国知名媒介与电子商务公司。从事市场研究,新客户群开拓,与大客户管理等工作,是IT技术市场的国际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