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呼叫中心 > 客户服务 > 小i机器人:用智能服务生活

小i机器人:用智能服务生活

--打造中国智能人机交互第一品牌

2013-10-22 14:53:19   作者:   来源:CTI论坛   评论:0  点击: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刘加隆评价小i机器人时说道:“原本把客服搬到微信上,只是换了一个客服渠道,没有质的变化,是小i机器人提供的智能交互能力,才使招商银行的服务发生了质的变化,促使招行的服务从传统型向智能型转变。”他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假设一个招行客服座席每次可以同时接入5人,每个交互平均需要2分钟,那一个座席一天最多也就能接入1200人次,那40万交互需要300多座席,这么庞大的座席量,其运营和管理的成本有多高,这个自不必言。招行信用卡中心的做法是,引入了小i机器人的智能交互技术,数据显示,智能机器人承担近95%的交互,而招行组建近10人的知识团队在后台持续运营,使“小招”成为了一个即能回答业务,也能回答客户各种刁钻问题的“百事通”。

  在袁辉的带领下,小i机器人先后获得“亚洲100强高成长企业”、“中国软件自主创新产品奖”、“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50强”等荣誉,距离他将“小i机器人”打造为中国智能机器人第一品牌的目标越来越近。

  随着小i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产业模式的不断成熟,小i机器人不但在国内得到广泛认可,在全球也广受赞誉。全球著名IT调查公司Gartner认为,小i机器人在全渠道多媒体智能交互、智能知识库以及智能大数据等综合应用的解决方案上,已经具备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软件协会理事长赵小凡也评论说,“在智能机器人交互基本实现架构中,小i在核心的技术层、应用层、知识层的优势都很明显,这主要得益于小i在各领域里的产业化应用。较之于一些实验室的研究,小i更早的跨出了技术转化为应用的这一步。”

  市经信委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处处长朱宗尧表示,小i机器人的发展和崛起,是上海在互联网信息产业形成专业化突破的一个方向。毕竟,在目前比较成熟的电子商务以及社区平台等方面,阿里巴巴、腾讯等国内巨头已经走在前面。上海的互联网服务业如何发展?必须在专业化平台上进行突破,小i机器人在智能人机交互平台的专业领域的发展,有前景有市场,对于这类新技术新模式公司,市经信委等也将重点关注和支持。

  叫板巨头,打造中国的“Siri”

  “乔布斯很伟大,也感谢苹果公司给我们带来了一场非常大的机遇。”袁辉向笔者演示iPhone5手机的Siri功能时说道。而他这句发自内心的话所蕴含的意义却非比寻常。作为国内最早开发智能人机交互应用的一员,袁辉和他带领的团队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一直努力向全球智能科技巨头苹果公司讨说法。

  上海智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发明专利ZL200410053749.9(一种聊天机器人系统,小i机器人)的权利人。该专利是全球领先的人机交互智能机器人产品,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能够以自然语言完成人机交互。

  智臻公司上述专利2004年申请,2009年授权。Siri成立于2007年,2010年被苹果以2亿美金收购,最初是以文字聊天服务为主,随后通过与全球最大的语音识别厂商合作,Siri实现了语音识别功能。2011年12月,苹果公司首次在其发布的iPhone4S手机上推出Siri,即智能个人助理服务,其后又在iphone5、iPad3、iPad4、iPad mini等产品中陆续搭载Siri。经对比分析,Siri技术方案落入智臻公司上述专利范围。

  去年,智臻公司诉苹果手机中的Siri侵犯其在2004年申请发明专利的聊天机器人系统“小i机器人”的专利权,苹果则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宣告“小i机器人”专利权无效的请求。今年5月复审委员会就该案进行了第一次口审开庭,因案情重大,第一次口审未作出判决,合议组于一个多月前经过第二次口审维持了专利有效的结论。
  这项专利有效的结论的意义深远,不仅是“小i”技术能力得到了认可,更是中国自主智能人机交互技术进入国际领先水平的标志。

  “我们小i机器人的长期愿景是为每个人的生活带来改变”,内心深处,袁辉对被告苹果公司充满敬意,正是Siri出现带来了整个智能机器人市场的关注和爆发,也给小i机器人成为中国智能人机交互的服务应用市场中的“Siri”带来了机遇。

  小i机器人的长期发展战略是“从大到小”——通过小i机器人的核心技术来推动应用,将智能产品和服务从通信、金融等大行业、大企业推广至中小企业及个人,为他们服务用户提供先进的智能化工具。针对诸如招商银行等大型企业,“小i”为其量身定制智能机器人,来进行分布维护、统一入口。系统部署在企业的机房里,并与其业务系统深度对接,来实现企业或偏重于业务、或偏重于控制、或偏重于服务的个性化要求。

  因为这样定制的机器人需要企业自行提供专门服务器,对于某些中小型企业来说,这样的微信解决方案代价较大。“小i”针对这部分需求,把智能机器人放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多个智能机器人共享服务器资源,同时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对于企业来说,可以靠租用模式来实现与自己的业务对接。

  “从软到硬”——利用“小i”前瞻性和延展性技术,以及软件定义一切的宗旨,透过软件来实现硬件的价值,将围绕在人们身边的所有硬件智能化。通过小i机器人的先进技术为人们提供舒适、便捷的智能生活。

  正如小i机器人的投资方谈到当初为什么投资“小i”时说道,“小i机器人好比无论用什么材料盖大楼,水泥是必需的,虽然它不像砖头那样显眼,你也可以忽略它,但你却无法离开它,是入口型、基础型和不可或缺的。小i机器人全渠道、多媒体、跨行业的智能交互服务成为了信息时代每家企业的必需。”

  袁辉表示,“无与伦比、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是小i机器人未来的方向,做到高智商高情商、在交互模式和渠道上不断扩展,通过技术和产品的创新,与客户共赢成功,与员工共同成长。他们坚信,小i机器人将成为智能机器人中国第一品牌,并为每个人的生活带来改变。”

  大事记

  2001年——小i机器人公司成立。

  2004年——推出MSN小i机器人,影响广泛,奠定“小i”发展方向。
  登上腾讯QQ的互动空间,成为其首个合作伙伴。

  2005年——推出短信小i机器人,与诸多运营商及SP公司开展全面合作。

  2006年——成为微软全球机器人战略及技术合作伙伴,iBotPlatform 发展为全球唯一微软官方认证的MSN机器人开发平台。
  正式推出智能客服解决方案。全球首款政务领域智能客服机器人“上海科委海德先生”上线。
  成为雅虎中国战略合作伙伴,YahooMessenger 中文版内置小i机器人。

  2007年——北京办事处成立。“小i”业务覆盖中国全部地区。
  继2006年后再次入选“清科——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50强”。
  当选“2007RedHerring(红鲱鱼)最具潜力科技创投公司亚洲百强”。

  2008年——江苏移动 i8智能客服上线,“小i”进入电信运营商领域。
  “面向电信领域智能客服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重点科技攻关研究项目获得了上海市资助扶持,这也是政府首次扶持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网络机器人的科技项目。

  2009年——与中国移动合作的上海世博机器人上线,成为首个为世博会提供服务的智能机器人。
  国内首款金融领域智能营销系统“交通银行点点通”上线。

  2010年——签约京东商城,“小i”进入电商领域。
  为湖北电信开发的智能客服机器人上线,成为首个电信运营商领域服务的智能机器人。
  为上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开发的“12333智询通”上线,解决方案受到市政府的表彰。

  2011年——进驻中国联通及中国电信总部客服基地,QQ智能客服机器人上线,“小i”覆盖三大电信运营商。
  首个为海关总署开发的智能客服机器人项目启动。

  2012年——推出小i机器人语音助手,陆续推出Android、iPhone等版本。
  进军智能电视、智能家居、智能车载等智能终端应用领域。
   “小i”签约建行、招行等金融机构,全面进入金融领域。
  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通过人机交互技术实现自动客户服务的方法和设备”专利证书,是首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客服领域“人机交互”专利。
   “小i”微信版对外发布,成为微信平台上第一个双向互动的应用平台。

  2013年——正式推出小i机器人智能云服务平台(iBot Cloud)。
   “小i”协助打造的招行信用卡中心的公众账号被微信官方评选为最受欢迎微信账号。
  成为第一个智能互动易信公众号“小i机器人”与易信开放公众平台同日上线。

  2014年——让我们继续前行,为每个人的生活带来改变。

分享到: 收藏

专题